清波激荡绿陈仓 ——陕煤地质新能源宝鸡中水公司探索清洁能源供热纪实
5月19日,宝鸡市区气温骤然攀升至40摄氏度以上,热浪炙烤着都会的每一个角落。然而,在代家湾地区的办公楼、住宅区和商业综合体里,一缕缕清凉的风正从空调出风口徐徐送出,宛如为焦灼的都会降下“实时雨”。这背后,是陕煤地质新能源宝鸡中水公司(以下简称“中水新能源”)员工与时间赛跑的结果——他们提前半月完成变压器送电、管网注水和设备调试,用科技之力将都会污水中的“废热”转化为清凉,书写了一曲“变废为宝”的绿色交响。
污水里的“绿色密码”
说起中水新能源,也许有的人还不甚了解,这是一家由雷竞技集团煤田地质控股、宝鸡国资委下属企业参股的公司。多年来,公司致力于清洁能源供暖制冷工业生长,以地热能、污水(中水)源、空气源、太阳能、储能储热等技术偏向引领,结合先进的智能控制系统,推进各建筑实体条约能源治理业务开拓,效劳于地方经济绿色转型生长。目前,中水新能源已成为我市节能减碳示范型企业里的一支新秀。
“把都会的‘废水’酿成‘宝藏’,是我们十年磨一剑的谜底。”中水新能源董事长席军辉站在代家湾能源站的热泵机组前,指着屏幕上跳动的数据介绍。这里没有古板供热站的煤灰与轰鸣,只有水流在管道中静谧穿梭。通过自主研发的中水源热泵技术,污水厂排放的中水经过物理换热,提取其中潜藏的7-8摄氏度温差能量,再通过压缩机提升温度,最终转化为55摄氏度的供暖热水或18摄氏度的制冷凉风。
这项技术的魔力在于“双向赋能”——冬季供暖、夏季供冷,全年无休。2019年投运的代家湾项目,已成为宝鸡市清洁能源的“样板间”:年节约标煤8300吨,减排二氧化碳2.2万吨,相当于为都会种下8万棵绿树。更令人惊叹的是,其能源效率比古板电空调横跨40%,运行本钱降低30%。
“已往居民担心‘绿色能源不敷暖’,现在用户反响‘比集中供暖更稳定’。”公司技术部卖力人掀开用户台账说到。2024年冬季,代家湾区域供热面积突破34万平方米,室温达标率100%;夏季供冷笼罩27万平方米,商业体电费同比下降15%。宝鸡市融媒体中心后勤卖力人说:“去年接入清洁能源后,大楼供热面积增加了1.81万平方米,供热效果良好,还免去了自建机房的维护懊恼。”
从“一枝独秀”到“春色满园”
市场对中水新能源的认可体现在数据中:2024年,供热供冷累计运行247天,其中冬季供热运行124天,供热面积较上年增加2.12万㎡;夏季供冷运行128天,供冷面积较去年增加2.96万㎡,宁静生产“零事故”。这份结果单,凝结着“绿色先锋”们的汗水。
而中水新能源的探索,从未止步于单点突破。
由于近年来公司在宝鸡地区的影响力不绝扩大,加之各县区对清洁供暖的需求日益旺盛,今年以来,陇县、陈仓区等县区陆续向中水新能源抛来“橄榄枝”,这些县区将凭据实际情况建设规模不等的污水源供热项目。目前,许多项目已完成现场考察调研,并形成具体计划递交县区政府,不久的将来,更多县区都将实现“零碳暖冬”,宝鸡地区的清洁供暖笼罩率也将大大提升。
与此同时,面对客户中一些抵达十余年“高龄”的空调系统,中水新能源提出了“末端管网革新计划”,目前已进入专家论证阶段。该革新计划是一套涵盖智慧调控、条约能源治理、储能削峰的综合性解决计划,落地实施后将实现更多低碳供暖的案例。
“我们的愿景,是让每一滴污水都焕发新生。”席军辉充满信心地说。在这座因“炎帝家乡”而骄傲的都会里,中水新能源正以科技为笔、生态为墨,书写着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生动注脚。